Story
在世界經典的三大嘉年華裡,若要尋一場最神祕、最華麗、最兼具復古與浪漫氣息的盛會,目光終究會停在威尼斯嘉年華(Carnevale di Venezia)。
那是一年中冬色將盡、春意未至的二月,四旬齋前的短暫空檔,人們在「聖灰星期三」來臨前,把節制與規訓暫時交還給夜色,任由音樂、酒盞與人潮推開心門,將凡俗戒律一一卸下。
然而,威尼斯的狂歡遠不止吃飲與遊行。這座在中世紀繁華至極的海上城邦,向來層級分明、秩序嚴謹;但就在此刻,面具成了最溫柔的反叛。
當男女披上流光溢彩的禮服,於霧氣蒸騰的水巷穿行,身份被輕輕藏起,貴族與平民的界線也隨之鬆動。仿若全城變作一座巴洛克劇場,人人都是演員,也都成為觀眾;匿名之中,社會秩序重寫了片刻的自由、融合與開放。
在1797年,拿破崙入城,許多傳統自此被束之高閣,嘉年華的絢爛也迅速褪色;到了1930年,法西斯獨裁的冰冷筆鋒,為這段傳統畫上了句點。
直至近半個世紀之後,當人們再度向歷史文化與城市風景致意,威尼斯嘉年華才重新回到水城——如同從長久沉睡中醒來,將遺落的光與影、祕密與昂然,再一次鋪滿石板路與波光之上。